【生物—生物技术实践】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一些问题。
(1)微生物培养时接种的常用方法有 、 等,接种操作一定要在火焰附近进行的原因是 。
(2)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_______。
(3)若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指示剂,如果存在尿素分解菌,则指示剂将变____________色。
(4)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16分)经调查现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其中甲病(H、h基因控制)为自毁容貌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疾病,是由于缺乏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所引起的。乙病为从性遗传病,即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乙病,而在女性中则是隐性纯合才有表现乙病。乙病基因在人群中的出现频率是0.3。已知Ⅰ1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Ⅱ9为纯合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Ⅱ3与Ⅱ4生出患该病孩子的概率为。该病表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
(2)Ⅱ7与Ⅱ8若为同卵双生,则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若为异卵双生,而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3)乙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Ⅱ5与Ⅱ6生一男孩两病兼发的概率为。
(4)假如随机婚配,在一个由500个男人和500个女人组成的群体中,男人中乙病患者数量为。
(16分)某课题小组利用当地常见植物——厚叶女贞为实验材料,用打孔器打出相同大小的成熟叶圆片若干,经真空充分处理后,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研究:
(1)第一组实验:取上述若干叶圆片,放人盛有适宜浓度NaHCO3(CO2缓冲液)溶液的试管中,可观察到叶片均沉入底部;给予适宜强度光照,叶圆片上浮。请回答: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引起叶圆片上浮的气体及具体来源是;CO2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整个过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2)第二组实验:取实验备用叶圆片20个,各放入5%NaHCO3溶液中,同时分别用光强照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厚叶女贞叶圆片的上浮情况表明,不同光照下,;强光照可使成熟叶片全部上浮,;40min后,厚叶女贞叶片上浮叶片逐渐下沉。
(3)继续研究发现,光照40min后,与叶片存在1%NaHCO3溶液情况相比,叶片在5%NaHC03溶液中,溶液呈明显棕色,据此推断40min后上浮叶片下沉的原因可能是。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新植株的过程,请回答:
(1)农杆菌的Ti质粒分布在细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图中A表示Ti质粒的__________,切割A需要使用__________。
(2)C→D过程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处理,使D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
(3)培养E需要添加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发育为完整植株,培养要求无菌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株组织培养过程中,判断愈伤组织是否产生,依据是看是否产生了____________的细胞。
果蝇3号常染色体上有裂翅基因。为培育果蝇新品系,研究人员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以下均不考虑交叉互换)。
(1)将某裂翅果蝇与非裂翅果蝇杂交,F1表现型比例为裂翅:非裂翅=1:1,F1非裂翅果蝇自交,F2均为非裂翅,由此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性基因控制。F1裂翅果蝇自交后代中,裂翅与非裂翅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
(2)将裂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裂翅而无非裂翅,这是因为3号染色体上还存在另一基因(b),且隐性纯合致死,所以此裂翅品系的果蝇虽然均为,但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因此裂翅基因能一直保留下来。
(3)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卷翅基因D和另一基因E(纯合致死)。卷翅品系的果蝇自交后代均为卷翅,与上述裂翅品系果蝇遗传特点相似。利用裂翅品系和卷翅品系杂交培育裂卷翅果蝇品系,F1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下图甲所示。
欲培育出图乙所示的裂卷翅果蝇,可从图甲所示F1中选择合适的果蝇进行杂交。若从F1中选与裂卷翅果蝇杂交,理论上应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子代,但实际上没有裂卷翅果蝇。推测可能是F1裂卷翅果蝇产生的含有基因的配子死亡,无法产生相应的后代。若从F1中选表现型为与的果蝇杂交,子代裂卷翅果蝇有种基因型,其中包含图乙所示裂卷翅果蝇,进而培养出新品系。
(4)分析可知,欲保留果蝇某致死基因且自交后代该基因频率一直不变,还需保留与该基因在上的另一致死基因。
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I、II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请据图作答:
(1)在缩手反射过程中,I产生的信号物质E是_________。II膜上的F是_________,F与E的结合引起II产生____________。
(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饭后人体血糖浓度升高,刺激___________细胞(细胞I),引起胰岛素(E)的分泌增加,同时可以引起下丘脑的相关区域兴奋,通过______________调节使血糖浓度降低。在该过程中,II内糖原的含量_____________。
(3)在初次免疫过程中,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II,刺激II产生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作用下,刺激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____________细胞。
(4)在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中,垂体释放的激素E是_____________,II是___________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