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文学知识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 |
B.《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明朝施耐庵著。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后简称《水浒传》。清初学者金圣叹删编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浒》。 |
C.《边城》意图在于借一个中国边境小城中的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 |
D.契诃夫小说的总体特点是:运用出色的幽默讽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
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汝殁以六月二日②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B.虽万乘之公相 |
C.早缫而绪 | 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 | B.亭亭如盖盖:覆盖 |
C.而读书者与之与:许可 | D.比及三年比:等到 |
下列对课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当曹操攻克荆州,夺下江陵,顺流东下,战船千里连接,旌旗遮蔽了天空 |
B.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假如放弃郑国,让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使者往来,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您也不会损害谁 |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