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下图表示某一观花植物花色形成的遗传机理,其中字母表示控制对应过程所需的基因,且各等位基因表现出完全显性,非等位基因间独立遗传。若紫色色素与红色色素同时存在时,则表现为紫红色。请回答:
(1)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
(2)若同时考虑三对等位基因,则能产生含红色色素的植株基因型有 种,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是 。
(3)现有纯合紫花的植株与纯合红花的植株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为 。
F1自交,则F2中白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紫红花的植株所占比例是 。
(4)已知该植物为二倍体,某植株某性状出现了可遗传的新表现型,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这个新表现型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写出实验思路) 。
(5)某花农只有纯合紫花的植株和纯合红花的植株,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可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该育种方法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6)该植物的花易受害虫啃食,从而影响花的品质,为了改良该植物的抗虫性,通常从其他物种获得 基因,将其与运载体结合,构建 ,然后导入该植物的体细胞中,经 技术获得大量的转基因抗虫植株。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颜色的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l)基因A指导合成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最可能是_________。该植物花瓣颜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授粉前需要去掉紫花植株的雄蕊,原因是____________,去掉雄蕊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3) 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_______。
下图代表人体免疫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分别写出下列细胞的名称:
细胞Ⅰ________________;细胞Ⅱ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Ⅲ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T细胞在过程②中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其首先在上述____________细胞(填具体细胞名称)中___________上合成,然后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
(4)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发生________________而脱落。
(5)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的_______________免疫。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_______________细胞。
下图为某同学根据相关知识点构建的知识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裸岩阶段,C为灌木阶段,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演替。在此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若B表示食草动物,则A属于______营养级。若C增加1kg,则至少需要消耗A________kg。
(3)若B表示生物群落,A、C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则完成B→C过程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A表示日照,B表示盛开的桃花,C表示被花香吸引的昆虫,则在A→B、B→C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种信息是___________。
图l表示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的有关实验,图2表示在大麦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曲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点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b、c两点光合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长势相同的两株大麦幼苗分别种植在21% 和50%的O2环境的透明密闭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一段时间后,O2体积浓度环境为_______幼苗先死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②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当光照强度适当增加,则A点______移动。图2中测得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值为(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表示)______。当温度达到_________时,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3)图2中在温度为30℃时,叶肉细胞内的各种[H]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与60℃时,CO2的吸收量均为0,二者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在治疗人类某些疾病时,人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的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可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进行图中过程①时,需将体内取出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至期,该期卵母细胞核的位置靠近,可用微型吸管将之与细胞核一并吸出。
(2)图中过程②表示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在发育培养液中完成,最终形成囊胚的过程。
(3)图中过程③④表示从囊胚中取出细胞,将其培养在细胞上,形成大量胚胎干细胞的过程。胚胎干胞在形态上的特性表现为。
(4)图中过程⑤表示在培养液中加入,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用于患者的组织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