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初三年级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
(1)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
英国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6000万,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者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①体制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政治保障,英国在1640——1689年的政治体制先后为( )
A.封建专制→君主立宪→封建专制→共和制 |
B.君主立宪→封建专制→共和制 |
C.封建专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
D.共和制→军事独裁制→君主立宪制 |
②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至少回答两点)
(2)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
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2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那么请问是谁率领船队成为美洲大陆的首批开辟者?
②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每例1分,共3分)
论点 |
史实(各一例) |
争取民族解放 |
|
维护国家统一 |
|
领先科技发展 |
|
(3)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至少回答两点)
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步骤一走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图二房屋的名称各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步骤二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事例
(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哪一工程?(4分)
(3)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
步骤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保护自己、保卫世界和平。()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一部君主权力逐步强化的历史,改革行政机构是其中的重大举措,简述唐、元、明、清是如何改革中央、地方行政机构来加强君权的。
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中反映了__朝与少数民族政权__之间的友好关系。
(2)图2反映的是哪个时期中央政府与哪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中央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从图1到图2,可以看出这个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4)针对图3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请回答:
(1)我国古代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时?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并逐步完善哪一时期?
(3)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两个方面说一下,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与隋唐时期相比发生的变化。
(4)“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表明明朝科举制度与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相同,这个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