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依据所学回答: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作出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高举的两面大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有什么功绩?
材料二: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
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说文解字》译段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二的社会问题,指出“秦王”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黄埔军校,
材料二:当前,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否认侵华战争,一些政府官员公开参拜“靖国神社” ,这些行为引起了亚洲人民的愤怒。
材料三:2014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举行了“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活动。某校为了响应这一活动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
请回答:
(1)黄埔军校对当时的国民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所出现的这些言行,谈谈你的看法。
(3)请同学们为该校举办的这一活动,设计一个合理的标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3分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
B.要北上抗击侵华日军 |
C.要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
D.要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 |
(2)“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从上图《红军过草地》的事件中,你感受的长征精神是什么?(至少写出2点)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连战访问的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3分)
(2)孙中山先生为发动辛亥革命,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分别作了怎样的准备?(4分)
(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请任选一个观点,并作简单说明。(3分)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上图主要说明了什么?(4分)
(2)《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洋人的朝廷” 的是哪一条款?(3分)
(3)19世纪末康有为等人发动了戉戌变法,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而这次“变法” 在社会上起着怎样的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