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下列有关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
定中,操作错误的是( )
A.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 |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
C.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
D.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
B.a、b、c表示pH值,则c﹥b﹥a |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先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
A.自变量和因变量 |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
下列变化中,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是()
(1)H2O→2[H]+1/2O2 (2)ATP→ADP+Pi+能量(3)2C3+[H]→(CH2O)(4)CO2+C5→2C3
A.(1)(2)(3) | B.(1)(3)(4) | C.(2)(3)(4) | D.(1)(2)(3)(4) |
在低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在左上角,该怎样移动装片
A.向左上角移 | B.向右上角移 | C.向左下角移 | D.向右下角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