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
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
C.由图乙可知,P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
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
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年龄组成 | B.基因频率 | C.出生率和死亡率 | D.种群密度 |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B.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C.群落演替导致群落内生物种类不断改变 |
D.在人类干预下群落可按一定进程发生演替 |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鱼在此生态系统中呈“J”形增长 |
B.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C.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
D.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10年内大山雀的种群数量第4年种群数量最大 |
B.2~6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
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 |
D.第8年种群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 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 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