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今年10月底以来,从东北到京津冀鲁,再到长三角、长沙、柳州等地,雾霾侵袭范围越发扩散。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
材料二:2103年11月8号,合肥上空的能见度很差。合肥市环保局空气质量发布平台显示,当日10个监测站点均为“重度污染”,自10月16日进入污染以来,合肥市仅仅在11月2日轻松了一下,有个“良”好的空气,此后又是污染,而自8日起,再次进入“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均是PM2.5,其浓度一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据人民网发布,截至11月9日7时,合肥的AQI指数为238,全国排行第八。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国家要求要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公布。因此,有人认为以上举措的实施能彻底改变我国的空气质量。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3)合肥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做才能让合肥更美丽?(5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灾难压不垮坚强的中国人!在汶川、玉树和雅安地震中,多少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多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多少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多少人忙碌在救灾现场,多少人用微笑面对灾难……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至少答出五点,共6分)
请选择(1)中的一个观点谈一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2014年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材料二:李克强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今年粮食丰产、农民增收。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按期完成包括棚户区改造在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继续推进医改,保障食品安全,实施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扶贫减贫等目标,筑牢保基本、兜底线的民生“安全网”。
(1)根据材料一回答: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哪些观点?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
(1)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作为中学生,为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你准备做些什么?

2013 年9 月27 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在郑州会见载誉归来的河南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郭庚茂说,当前,省委省政府正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推进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建设文明河南,就要培育形成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良好社会风尚,树立文明河南的好形象。希望你们不辜负这个光荣称号,再接再厉,创造新业绩,树立好榜样,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民道德文化素质发挥更大作用。
(l)你知道我省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的人物有哪些吗?(列举至少两人,2 分)
(2) “树立文明河南的好形象”有何意义?(至少两个方面,4 分)
(3)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呢?(至少两个方面,4 分)

材料一 2014年1 月16日,从中科院获悉:近日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领衔,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一项研究,成功破译了飞蝗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这是迄今人类破译的最大动物基因组。基于基因组信息,该研究揭示了飞蝗食性、迁飞和群聚的奥秘,有助于揭示蝗灾爆发机制。
材料二我国科学家拍摄到雷暴天气中球状闪电的视频,并记录下光谱。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自然界球状闪电的首次科学记录。近日,这项研究发表在了国际知名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物理学评论快报)上,引起广泛关注。
材料三中新网北京2014 年1 月10 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1 月10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莫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莫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材料中成绩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2 分)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的哪些精神?(至少两个方面,2 分)
(3)如何才能取得更多材料中涉及的骄人成绩?(至少三条,6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