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11月23日晚上7点半左右,伍俊吃完饭后准备到香雪路中泰数码广场去购买一个路由器,行至香雪路与国庆路地下通道楼梯口处,突然听到地下通道内一个女子在呼喊“抢劫啊!救命!”,他立即冲上前去与歹徒搏斗,被一刀刺中了喉咙,但他硬是撑着身体追了20多米,随即在附近的北湖区治安岗亭报警,同时告诉巡逻队员,地下通道有一位女子被抢劫了。后经医院抢救,伍俊脱离了生命危险。
材料二:有媒体评论:“伍俊的壮举昭示的是当代青年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加固了人们思想深处的道德基石。”郴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号召全体市民向伍俊同志学习。2012年,伍俊被评为“感动郴州十大人物”,2013 年5月4 日团省委、省青年联合会授予伍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2014年1月27日,他被评为第二届“郴州市道德模范”。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伍俊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2)伍俊的事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分
(3)假如你遇到了上述材料中类似的事情,你将会采取哪些方法与歹徒作斗争?
在《与法同行》这一单元里,有一些寓意深刻的“不等式”:
(1)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该不等式体现了什么法律知识?
(2)请判断:是“法>权”,还是“权>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某校八年级同学围绕该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2014年8月前几个月是青奥会前最紧张的时间。为如期完成青奥会的配套场馆建设,一些施工单位昼夜施工,影响了周边市民正常休息。一位市民通过市长信箱,建议施工单位在夜晚不要施工。
材料二:2014年5月3日,第九届南京市中小学生旧图书交易节在南京科技馆举行,近千名中小学生将自己的闲置教辅书、课外书、文具、玩具等带到活动现场进行交易。活动结束时,学生们还将未交易的图书等,捐至活动现场的捐书台,由主办单位转捐给农村学校。
(1)运用权利和义务方面的知识,分析以上材料。
(2)请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让我们学法守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倡议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至少提两条倡议)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这是2015年2月27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活动对张纪清的颁奖词。
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既有退休的外交家——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也有科技泰斗——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还有更多的普通百姓,他们都是受之无愧的道德模范。
附: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评选的标准
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
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
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对的打“√”,错的打“×”。
①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
②捐款是善举,但以“炎黄”的名义捐款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2)结合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评选的标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当选为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的原因。
阅读下边漫画,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谈谈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2)苏小菲下午遭遇到什么不幸?请你为她出出主意?
3000年江州府、800年重庆城、100年解放碑,漫步其中,浓郁的古风扑面而来。“重庆这么大,带你去看看!”今天,导游小乐邀你一同品味巴渝文化,畅谈感想与收获。 [
【寻访巴渝古迹】从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涂山旧痕,到国共两党众多名人名事遗址;从大宁河千古悬棺真貌,到“上帝折鞭之处”的合川钓鱼城古迹;从驰名古今的长江三峡,到誉满天下的大足石刻……重庆处处留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
(1)寻访巴渝古迹,泛起了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认识?
【领略异域风情】伴随着“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重要枢纽的重庆,积极主动地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流。行走在极具异域特色的各种店铺、餐馆中,驻足聆听来自异域的音乐,观看不同民族的传统技艺……让我们足不出渝也同样能感受到来自异域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
(2)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领略异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