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一:2013年8月2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首届大型汉字听写推广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后,瞬间成为网络头版头条的报道焦点。
材料二:2013年6月28日,“中央电视台雕塑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大赛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引导更多的人欣赏、关注雕塑艺术,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弘扬民族精神”是雕塑大赛的宗旨之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弘扬民族精神,我们责无旁贷。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促进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一:在我国地区之间、家庭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在数以千万计的大学 生和中职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顺利 完成学业。教育差距必定会给国家、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
材料二:2007年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 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之后,中央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由材料二中国家实施这一政策谈谈维护社会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公平正义是人们追寻的理想,它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然而,现实 生活中却存在着大量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为此,某校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决定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参与:
①调查发现:本地区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
②建言献策:请你为政府维护本地区的社会公平正义提出两条合理建设。
感受巨变增强爱国情感
材料一、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从1900年的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大步地走向繁荣富强。10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有一种思想/既总结了过去/又对未来提出要求/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尺度/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材料一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材料二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指的是什么?
承制责任,健康成长
甘肃有一个叫李勇的孩子,他6岁时父母瘫痪,从此母亲一人担起全家重担。从此母亲一人担起全家重担。李勇为了减轻母亲的重担,小小年纪便帮母亲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他不但自己刻苦学习,还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后来他考取了庆阳师范学院。1995年李勇背起父亲上学,利用节假日给父亲患换洗衣服,背父亲出门晒太阳,有时还给父亲讲故事……
(1)生活中的李勇扮演了哪些角色?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2)你打算怎样向李勇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辨析是非,明白事理。
某中学初中生林林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这几名社会青年强行将林林身上的钱收走,并要求他每周一放学后都要在校外指定的地方交30元钱。林林又怕又生气,找同学商量。
同学甲:“我们一起去凑钱给他们,免得找麻烦”。同学乙:“找几个好朋友去教训他们一下。”同学丙:“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几位同学说法对吗?请分别说明理由。
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题共10分。
盐城市某初级中学九年级⑴班成立专门小组,开展“家乡发展我关注”的主题探究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1)从表中你读出了什么?
【文明礼仪风】未成年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决赛于2014年8月5日在南京举行。各参赛学校通过知识竞答、情景剧表演、辩论赛等,展示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成果和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其中,盐城市东台实验中学获得一等奖。
(2)你认为江苏举办未成年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有什么积极作用?
【亮丽风景线】2014年9月26日江苏农洽会在盐城召开。27日上午,100多名盐城晚报小记者走进省农洽会展示馆。新鲜稀奇的展品激起了小记者们极大的好奇心,他们认真记下每一种农产品,并主动向展区工作人员发问。听了专业的讲解之后,小记者们眼界大开。
(3)小记者们的出现成为农洽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