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弱
B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比Z弱
C 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
|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
|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
|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 |
| C.若将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 |
| D.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H-T△S<0的方向进行 |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 c mol·L-1的硝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所得澄清溶液可看作是Fe(NO3)3与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①(a+b)×63g
②(a+b)×189g
③(a+b)mol
④(Vc-3a-b/3)mol
|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右边座标图形相符合的是
| A.稀盐酸滴加到一定量NaOH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盐酸的体积,纵坐标为钠离子物质的量) |
| B.铁粉加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横坐标是铁粉的质量,纵坐标为沉淀质量) |
| C.CO2通入一定量NaOH溶液中(横坐标是CO2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
| D.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横坐标是稀硫酸的体积,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
进行下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是
| A.将铁粉加到稀硝酸中 |
| B.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 |
| C.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
| D.室温下,NaOH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后所得的pH大于7的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