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是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     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溴苯和溴乙烷。已知溴乙烷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沸点为38.4℃,熔点为-119℃,密度为1.46 g·cm3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和液溴。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乙醇和浓H2SO4的混合液至稍高于进气导管口处。
③将A装置中的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混合液中。
④点燃B装置中的酒精灯,用小火缓缓对锥形瓶加热10 min。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U形管内部用蒸馏水封住管底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完毕后,U形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溴乙烷时所用的最主要仪器的名称是(只填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④中能否用大火加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证明溴和苯的上述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该同学用装置D代替装置B、C直接与A相连重新操作实验。
①装置D的锥形瓶中,小试管内的液体是________(填名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小试管外的液体是________(填名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________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还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物质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20℃)
毒性
水溶性

5.5
80.1
0.8794

不溶于水
硝酸
-41.59
83
1.503

易溶于水
硝基苯
5.7
210.9
1.205

不溶于水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
①仪器:烧杯、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橡皮塞、玻璃管、温度计、分液漏斗等。
②药品: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稀硫酸、苯、5%NaOH溶液、蒸馏水等。
请参考以下实验设计思路,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2)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及条件
①采用的加热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物均为________,采用________作反应器。
③反应过程中由于有易挥发的物质,为防止损失采用________,其兼起________作用。
④用________来控制________的温度。
⑤请画出实验装置简图。
(2)安排合理的实验步骤
①按装置图组装好实验仪器。
②在大试管里,先加入1.5 mL浓硝酸和2 mL浓硫酸,摇匀,冷却到50~60℃。
③再慢慢滴入1 mL苯,不断轻轻摇动,使之混合均匀,塞好单孔塞。
④放在50~60℃的水浴中加热10 min。
(3)产品提纯
探究讨论:①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2011·滨州模拟)Ⅰ.回答下列有关常数的问题:
(1)Kw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温度升高Kw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定义pOH=-lgc(OH),则pH+pOH=________(用含Kw的代数式表示)。
(2)Ka通常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值越大表示该弱酸的酸性________。α通常称为电离度,顾名思义是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小的一个指标,对于某一元弱酸,当用蒸馏水稀释该酸时,Ka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α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Ksp表示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该常数越大表示________。
Ⅱ.已知常温下,AgBr的Ksp=4.9×10-13mol2·L-2、AgI的Ksp=8.3×10-17mol2·L-2
(1)现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
①加入固体AgNO3,则c(I)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改加更多的AgI,则c(Ag)________;
③若改加AgBr固体,则c(I)______;而c(Ag)______。
(2)有关难溶盐的溶度积及溶解度(与AgBr、AgI无关),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种难溶盐电解质,其中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B.向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AgCl溶解又达到平衡时,AgCl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C.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
D.溶液中存在两种可以与同一沉淀剂生成沉淀的离子,则Ksp小的一定先生成沉淀

E.难溶盐电解质的Ksp与温度有关
F.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原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物质),使难溶盐电解质的溶解度变小,也使Ksp变小
(3)现向含有NaBr、KI均为0.002 mol·L1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浓度为4×103 mol/L AgNO3溶液,则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若向其中再加入适量的NaI固体,则最终可发生沉淀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
编号
HA物质的量
浓度(mol·
L-1)
NaOH物质的
量浓度(mol·
L-1)
混合溶液的
pH

0.2
0.2
pH=a

c1
0.2
pH=7

0.2
0.1
pH>7

0.1
0.1
pH=9

请回答:
(1)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
若a________7(填“>”、“<”或“=”),则HA为强酸;
若a________7(填“>”、“<”或“=”),则HA为弱酸。
(2)在乙组中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________酸(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mol·L1

(8分)Ⅰ.(1)饱和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饱和氯化铵溶液中加入少量Mg(OH)2固体,固体完全溶解;其合理的解释(用相关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CH3COONH4溶液,
Mg(OH)2能否完全溶解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硫酸是强酸,中学阶段将硫酸在水溶液中看作完全电离。但事实是,硫酸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第二步电离并不完全,其电离情况为:H2SO4===H+HSO4,HSO4===H+SO42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Na2SO4溶液呈__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H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0.10 mol·L-1的Na2SO4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A.c(Na)=c(SO42)+c(HSO4)+c(H2SO4)
B.c(OH)=c(HSO4)+c(H)
C.c(Na)+c(H)=c(OH)+c(HSO4)+2c(SO42)
D.c(Na)=2c(SO42)+2c(HSO4)

(4)写出NaHSO4溶液中溶质电离常数(Ka)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5)若25℃时,0.10 mol·L-1的NaHSO4溶液中c(SO24)=0.029 mol·L-1,则0.10 mol·L-1的H2SO4溶液中c(SO42)________0.029 mol·L-1(填“<”“>”或“=”),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25℃时,0.10 mol·L-1H2SO4溶液的pH=
-lg 0.11,则0.10 mol·L1的H2SO4溶液中c(SO42)=________mol·L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