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快速、大量繁殖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取该植物的花芽并将其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花芽的生长状况(如下表所示)。
|
A组花芽 |
B组花芽 |
C组花芽 |
D组花芽 |
E组花芽 |
吲哚乙酸 |
0 |
3/(mg·L-1) |
0.3/(mg·L-1) |
0.03/(mg·L-1) |
0 |
细胞分 裂素 |
0 |
0.2/(mg·L-1) |
0.002/(mg·L-1) |
1.0/(mg·L-1) |
0.2/(mg·L-1) |
花芽生长状况 |
组织切块 |
形成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分 化出根 |
愈伤组织分 化出嫩枝 |
稍生长 |
(1)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________组。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能诱导新的花芽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芽和根形成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产实践中,欲快速、大量获得此植物的花芽,可选用________组的培养基进行扩大生产。
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请回答:
(1)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作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细胞核的 使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时空上分开,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通过实现生物大分子的转运。
(2)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通常分泌到细胞膜外的蛋白质需要经过 加工和修饰后,以分泌小泡的形式排出。
(3)红细胞膜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这种K+、Na+分布不均匀是由膜上的 所控制;红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糖支链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若去掉这些糖支链,就不会发生红细胞的凝集反应,说明细胞膜表面这些糖蛋白是 。
(4)人工生物膜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多项选择)
A.污水处理 | B.食品保存 | C.海水淡化处理 | D.人造器官材料 |
下图表示“神经肽与细胞膜通透性关系”的实验过程和部分结果。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的结果说明乙种动物胃细胞膜上具有与神经肽结合的 ,这种大分子物质是 ;从实验二的结果,可推测甲种动物卵母细胞的核中,没有控制该物质合成的 。
(2)在实验三的四种物质A、B、C、D和过程①、②、③、④中:
1)能发生半保留复制的物质是 ;碱基组成与功能相同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和 。(用图中字母回答)
2)有解旋发生的过程是 ;有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 ;会发生碱基序列—UAC—和—AUG—配对的过程是 。(用图中标号回答)
(3)实验四,若B注入到同样的甲种动物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加入神经肽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吗?试说明理由 。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立体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2参与 的形成。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2)图中标号1所含物质,以其酸碱性而言属 性,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常用的属于这类染色剂的有 、 、 溶液。
(3)实验室有浓度为10%的5种溶液: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蛋白质溶液和⑤氯化钾溶液,其中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有 (用编号回答)。
(4)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
(5)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 ,该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c是,d是 。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等。
(4)细胞器膜、 和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