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旅游地理】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域辽阔,地势高峻,这里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每年7、8、9三个月都是西藏旅游的旺季。西藏是西部省市区中最贫穷落后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旅游业,无疑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制约西藏旅游开发的自然条件。
(2)简述西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城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点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人均粮食点有量(千克)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53.9
11.5
67.3
19.7
85.1
31.9
328.4
366.5
400.7
495.2
421.5
569.5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46.1
29.7
32.7
24.3
14.9
11.3
334.9
352.6
355.1
396.3
328.0
379.9

1.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2.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点有量变化特点是。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
3.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多项选择)

A. 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 粮食大量出口 C. 粮食单产下降 D. 调整种植业结构

4.北方产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阅读下面的结构框图,将代表相关内容的字母填入图中的空格内。(每个字母限用一次,每框限填一个字母)

A.

毁草种粮

B.

导致水土污染

C.

扩大灌溉面积

D.

提高机械化程度

E.

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荒漠化

F.

增加播种面积

G.

培育优良品种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资料1: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资料2:G省地处云贵高原,下图和表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下图、表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表: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

坡度范围
<13°
13°-17°
17°-21°
>21°
地形坡度
-0.17
-0.73
-0.66
-0.24
土地开垦率
0.54
0.76
0.78
0.44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在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m的区间。
2.根据表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填正确项字母)。

A. 土地开垦过度 B. 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 降水丰富 D. 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填正确项字母)。

A. 云贵高原 B. 珠江三角洲 C. 华北平原 D. 山东丘陵

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

读东北平原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A区域人口密度比B区域大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3)东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最大资源优势是
(4)结合以上材料,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西部大开发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和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请你按这一要求,就下列地区的发展,谈谈你的设想。
这里是一片河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不受台风影响,亦无寒潮影响,常年花开果熟,茂密的森林中有野象出没,孔雀鸣啼,金丝猴追逐;居民住宅──高脚竹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中。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出 C 山脉的名称。
(4)写出适宜 A、B、C 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