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6年,《中国人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的研究报告》第11卷问世,里面几乎仅收录关于可能会使商人感兴趣的资源——硼砂、褐煤、水银、氨草胶、马、竹以及产毛动物的报告。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 B.鸦片战争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D.工业革命 |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A.嫡妻的地位日渐下降 | B.家庭成员关系已经平等 |
C.家父长权力益趋巩固 | 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
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 | B.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
C.周公开创了分封制 | 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
《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这体现出中国人看待自己身体的出发点是
A.孝亲顺长 | B.天人合一 | C.三纲五常 | D.宗法观念 |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
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 |
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