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
类别 |
工矿、纺织 |
铁路运输 |
数量 |
18个 |
364千米 |
投资额 |
1546万元 |
1251万元 |
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C.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认为:“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各项表述中,与帕尔默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
A.俄国通过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
B.俄国革命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
C.俄国革命胜利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出现 |
D.俄国革命实现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18世纪末叶, 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
C.工业革命的开展 |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
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
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联邦制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 |
C.民主原则 | D.民族平等原则 |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意义在于()
A.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
B.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
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