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18世纪末叶, 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中国、欧洲、美国人口年龄分布表》,你能得出的信息是()
中国、欧洲、美国人口年龄分布表

A.中国的劳动力人口远远少于欧美
B.两次工业革命促进欧美经济的发展
C.欧美国家的人均年龄超过了中国
D.中国经济和医疗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说明()

A.苏联谋求战略平衡计划受挫 B.美国称霸世界企图遭受打击
C.中国力求抗衡美苏世界大国 D.美苏争霸双方国际形象受损

1921年列宁在会见美国人哈默时,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着,一边说道:“瞧!这是你们人民作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替代人的双手。”这一观点在苏联(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A.一切生活必需品必须由国家集中分配
B.国家资本主义在部分企业中实现经营
C.按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支付劳动报酬
D.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

“此时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封建国家,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控制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农村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盘剥下已是满目疮痍,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异教徒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从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

A.欧洲仍是一个专制横行的落后地区
B.新的进步思想即将划破法国的黑夜
C.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法国仍令人失望
D.当时的法国尚未出现近代化的曙光

《联邦党人文集》讨论政府结构的第五十一篇说:“防止把某些权利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符合以上观点的重大举措有()

A.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确立分权与制衡原则 D.确立联邦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