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 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
|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 D.“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
五四时期的许多新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青年婚姻的如下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以工业文明、科学教育平民化、近代生活方式为内容的新文明的引入
②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政治变革的影响
③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展,自由、平等意识渐入人心
④北洋军阀派系林立,各自为政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
| C.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 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
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这样说是因为
| A.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 B.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
| C.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 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 |
通过学习苏联的历史,我们得到的信息不可能是
| A.社会主义革命是目前最先进的最具生命力的社会革命 |
| 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的需要 |
| C.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证明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失败 |
|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同处一个世界,应当和平共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
|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
|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
|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