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清初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吸收中西画技之长绘制的《平安春信图》,该画反映了乾隆年轻时与父亲雍正游玩的景象。画面上方有乾隆皇帝自题的一段诗文:“写真世宁擅,绘我少年时,入室幡然者,不知此是谁?壬寅暮春御题。”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画面能佐证清初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接纳 ②此画属于吸收部分西洋画技巧的山水画
③壬寅是乾隆时期的年号 ④此画可作为研究清朝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直接史料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 C.实行军事化管理 |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的“新”指的是()
| A.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
| C.实行计划经济 | D.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
|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改变 |
|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
|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
|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
有人描述18世纪时英国城市伯明翰:“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战斧,销往古巴和巴西;适用于贫穷的奴隶的枷锁、手铐和铁颈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里,伯明翰的斧子砍倒了古老的树木;在澳大利亚放牛的牧场上,回响着伯明翰的铃铛的声音;在东印度和西印度,人们用伯明翰的锄头照料甘蔗田。”这一记载最能说明()
| A.伯明翰成为英国最发达的城市 | B.世界市场得到了逐步扩展 |
| C.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 D.伯明翰的农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