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综合性学习。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景山中学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方案设计】本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班主任、辅导员开展“每月一访”活动。
活动二:开展“手拉手”同学结对、师生结对互助活动。
活动三:             
活动四:             
【图片探究】阅读下面两幅关于留守儿童的图片,写出你从中探究出的结论。

【口语交际】远在广州工作的父母担心吴玥的安全,要求她每天放学及时回家,不要外出。吴玥觉得生活很枯燥、单调,听说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非常想去参加。于是,她给爸爸打电话说:“              ”爸爸说:“好的,你去吧!”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图(表)文转换 名著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勤俭节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勤俭节约是海晏河清之基,奢靡享乐是灾祸危亡之根。勤俭节约精神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稷兴衰紧密相连。

勤俭节约精神是修身之基。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倡导的是一种适度、合理、节用的生活理念,蕴含的是以节俭惜物为荣、以奢靡浪费为耻的道德品质,于个体而言,既体现着一种“待物之德”,也内蕴着一种“修养之道”。奢靡浪费,糟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会侵蚀人的意志品质。以俭养身,方能永葆本色。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形塑了敬畏感恩的价值理念,就能在成长历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培育不怕困难、勇于吃苦、抵御诱惑的坚强意志。

勤俭节约精神是齐家之要。在中国人心中,“家事”与“国事”“天下事”密不可分,优良家风与良好社会风尚总是紧密相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将勤俭节约摆在家风建设的突出位置。从《诫子书》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颜氏家训》的“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始终为中国人所推崇。

勤俭节约精神是治国之道。惟俭者兴,惟勤者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一感叹,道出了勤俭节约的重要地位。“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勤俭节约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反映出的是人格修养,但折射出的是人心向背,从根本上说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要长足发展,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警示,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让戒奢尚俭、艰苦奋斗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摘编自谢卫平《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精神》)

材料二: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结构,先提出问题,再逐层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B.

材料一第二段从反面论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C.

材料一综合运用事实材料、道理材料 数据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D.

材料二可以看作是材料一提及的“适度”“节用”生活理念的生动注释。

(2)下列两则事例,哪一则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事例一:某酒店推行“N-1”点餐方式,要求服务员根据比就餐人数少一人的饭菜量引导消费者下单,“按需点菜”。

事例二:司马光注重家庭教育,曾作《训俭示康》告诫其子要以节俭为美德,不可追求奢靡生活。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简要点评下面两位同学的行为表现,表明你的态度,说明你的理由。

同学甲洗手后没有关紧水龙头就离开了,同学乙看到后马上上前拧紧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ㅤㅤ材料一

ㅤㅤ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紧研制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将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该卫星“入列”后将有效扩大短报文服务区域,提高精密单点定位能力,肩负起提升系统服务连续性和健壮性的重任。

ㅤㅤ材料二

ㅤㅤ北斗科技工作者感言:

ㅤㅤ①确保任务成功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ㅤㅤ②一个新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注定艰难,尤其是在技术基础薄弱、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披荆斩棘闯出来一条路。

ㅤㅤ③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2)请根据材料二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

例句:使命必达,是北斗人永恒的追求;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

知识卡片

ㅤㅤ《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言武等在某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口语交际。

为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你所在的村庄或社区开展主题为宜居我做主的居民参与式调查活动,你想向负责此项活动的马主任提出一些利于居民运动健身方面的建议,你会怎么说?(50字左右)

综合性学习。

为落实“双减”政策,某校开展了以“落实‘双减’我担当”为主题的“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为解决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必须不打折扣地落实。

“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外学科培训班停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上学年,某中学在9月份和12月份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来看,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支持率由 35 提升至 92 ,家长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绝大多数家长的态度由刚开始时的焦虑、怀疑转变为支持、配合。

材料二:

“双减”政策发布后社会情绪分布图

材料三:

学生参加校外培训作用反馈表

(1)“落实‘双减’我担当”中的“担”小篆写作“”,《说文》解释“儋(担)”,“荷”也。“负书担橐”(《战国策》)中的“担”即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____。“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与妻书》)和“落实‘双减’我担当”中“担”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____

(2)研读材料二,就“双减”政策发布后的社会情绪表现,写出你的发现。

(3)“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暑假马上到来,你可能又要面临各类培训。请你站在“天下国家”的高度,结合材料一、三,说出不参加校外学科培训的至少两个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