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4年我国的各项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按照这个总体部署,我们相信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可见( )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B.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C.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 D.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
某市多名农民工建议市人大代表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提案。农民工的行为是依法参与 ( )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决策 ③民主管理 ④民主监督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些街道在居民区只有“组织”没有“居民”、只有干部没有群众,变成了街道办事处的 “外围力量”。有专家指出,居委会是社区群众的自治组织,应减少它的行政色彩,强化其自治色彩,不应演变为政府的“腿”。专家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其看到了( )
A.居委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B.居委会是我国基层政府的执行机构 |
C.居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它和政府没有关系 |
D.居委会是城市的基层政权机关 |
2011~2012年,全国县乡人大进行换届选举,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回答小题。本次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采取的选举方式是 ( )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等额选举 ④差额选举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为配合所在社区的选举工作,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拟定了下列宣传标语,你认为恰当的是 ( )
①珍惜选举权利,投出神圣一票
②扩大公民权利,推动政治文明
③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
④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这句话的解读,一种说法是人们只有在首先满足了自己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其中也包括政治参与活动。这种解读说明( )
A.政治参与活动是建立在其他活动的基础之上的 |
B.生存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树立政治参与意识 |
C.政治参与态度和行为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D.发展经济是公民政治素养提升的唯一途径 |
近年来,中国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把人权写入宪法,并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通过减少贫困人口、完善医疗保障、关心妇女与儿童权益、增加贫困人员的收入等多种实际举措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及政治经济等各项权利的实现。这表明 ( )
①我国的人民民主是真实的
②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人权是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④保障人权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中心工作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