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是()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保证决策的贯彻实施
C.让全体公民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参与决策过程
D.崇尚民主与法制

早期的电灯泡,在灯泡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就发黑。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问题仍然存在。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
①否定与肯定是辩证的统一
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哲学的角度看,调整结构体现的是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②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构成事物的数量不变,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④价值规律的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中国十大名画《富春山居图》在构图上注重近、中、远景的处理,留有大片空白,形成生动又不乏严谨的结构,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简约明快。这告诉我们

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B.实现创作主题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
C.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辩证否定是实现艺术创作的关键因素
D.恰当的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实现艺术整体化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连遭强震海啸自然灾害。“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④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