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治理雾霾,国家将“向污染宣战”,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工作。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坚持哪项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2)大气污染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改善空气污染现状,你能做到哪些?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正能量”绝对是2014年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一位的哥拉载盲人小伙不收钱,,他的理由是: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于是下一位乘客坚持多付费,乘客的理由是: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也容易点。同一个理由,串起两颗爱心,感动了无数人。他们释放的是“正能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无数人在积极地传递着正能量,带动身边的生活情趣。请谈谈你怎样传递正能量?

材料一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升空。6月26日,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请回答:(每小题3分,共同6分)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国家应如何鼓励更多的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

40年前,郑州就有了修建地铁的梦想,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反复论证,2009年郑州地铁l号线一期工程正式施工,郑州人的地铁梦一步步变为现实。2013年12月26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投入运营,郑州正式跨入地铁时代,成为中原地区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中部六省第二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
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郑州地铁开通宣传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郑州成为中原地区首个有地铁的城市说明了什么?(两方面即可,4分)
(3)乘坐地铁,我们中学生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乘客?(两方面即可,4分)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民族魂”。民族魂,就是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和为贵”的胸怀、“勤为径”的品格、“舍生取义”的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锐气等,这些正是民族魂的写照。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需要谱写“民族情”,国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资金”等;中东部省市努力实施“援藏、援疆工程”,不少重点中学一开办了“西藏班”“新疆班”等。
材料三: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在校团委召开的“青春追梦”主题座谈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请你也参与进来。
(1)结合材料一想一想,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什么样的“民族魂”。(至少三个方面,3分)
(2)结合材料二反思,为谱写“民族情”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至少三个方面,3分)
(3)即将毕业的你有何梦想?谈谈如何才能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至少三个方面,4分)

请你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是上古时期世界上各大文字体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符号,是中国贡献于人类文明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13年隆重推出的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活动,也是全国第一档原创形态的汉字听写教育类电视节目。
材料三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本质上是交流的工具。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从明年起,英语等外语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有学生将其称之为减负“福音”;有专家认为,此举有助兼顾城乡公平,也有‘望扭转“全民英语”现象;但也有人担忧,取消听力是更倾向于应试教育的“倒退”,并将助长“哑巴英语”。
请问:(1)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是什么?(至少三个方面,6分)
(2)阅读材料后,有的学生认为“我今后只要学好汉语就行,英语可以不学了”。请你用初中思想品德的内容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