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氨气(NH3)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部分微观示意图。

(1)表示2个氧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氨气是由        种元素组成,将其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常用的化学肥料,该溶液属于        肥(填“氮”、“磷”或“钾”)。
(2)写出上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3)该反应的微观过程Ⅰ是表示:氧分子和氨气分子分解为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过程Ⅱ是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某同学将其编号为A、B、C,且各取少量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实验
A+B
A+C
B+C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在做盐酸除铁锈的实验时发现:
(1)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 现象。
(2)课后清洗仪器时,一同学发现试管中的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表明此时的溶液已变为 溶液。这是由于过量的铁继续与黄色溶液的主要成分反应造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106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0.01%)。

下图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写出三处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要称量氯化钠质量是__________g,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如果1g以下使用游码,如果甲同学按照B操作,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1%)
(3)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填“10”或“50”)mL的量筒。量取水时,如果乙同学按照图D方法读数,配制的其余操作准确规范,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
(4)丙同学配制的上述溶液,经测定其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5%,下列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将氯化钠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在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

(5)通过以上过程可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三个主要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瓶并贴标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