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
5 |
15 |
25 |
35 |
50 |
K |
1 100 |
841 |
689 |
533 |
409 |
A.反应I2(aq)+I-(aq)I(aq)的ΔH>0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I)减小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D.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9
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 △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①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②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③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④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NaOH 溶液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
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
D.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 mL,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 |
将固体A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A(s)B(g)+C(g);②2C(g)
D(g)+E(g)。
达到平衡时,c(D)=0.5mol·L-1,c(C)=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25 B.20 C.16 D.9
下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如下,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t0~t1 | B.t2~t3 | C.t3~t4 | D.t5~t6 |
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A.1L0.1mol/L醋酸 | B.0.1L 0.1mol/L H2SO4溶液 |
C.0.5L 0.1mol/L盐酸 | D.2L 0.1mol/L H2SO3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