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钾溶于水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
|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
| C.冰融化时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
| D.范德华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
如图是两个氢原子相互接近时的能量变化图,则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y代表两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
| B.x代表体系具有的能量 |
| C.a代表核外电子自旋相反的两个氢原子能量变化 |
| D.A点时表示两原子间形成了稳定的共价键 |
下列关于d轨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M层才开始出现d轨道 |
| B.d轨道最早出现在第4周期元素 |
| C.电子排布时,3d轨道能量高于4s轨道 |
| D.d轨道有10种空间伸展方向 |
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 |
| B.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 |
|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
下列化学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 A.NaOH | B.SO2 | C.P(白磷) | D.Si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