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如图表示某种群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 点左右,原因是 .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甲病由A、a基因控制,乙病由B、b基因控制),甲病在人群中患病纯合子约占1/10 000。下表为对①~④群体样本有关乙病调查的结果,请分析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乙病遗传情况调查表
类别 |
① |
② |
③ |
④ |
父亲 |
+ |
- |
+ |
- |
母亲 |
- |
+ |
+ |
- |
儿子 |
+- |
+ |
+ |
- |
女儿 |
+- |
- |
+ |
- |
注每类家庭人数近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表中调查结果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主要根据表中的________群体。
(2)Ⅱ3和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若Ⅲ1和Ⅲ8结婚,则后代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3)如果Ⅲ8和一个人群中患有甲病但没有乙病的男性婚配,则生出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为________;若Ⅲ8再次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虽已鉴定胎儿为女性,但医生仍建议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某神经元末梢释放化学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NE)的作用途径。请分析回答:
(1)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的形成与细胞内的________(细胞器)有关。突触小体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E作用于突触后受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这一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兴奋处的细胞膜的外表面电位为________。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NE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NE的分解,这种药物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NE反过来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前膜化学递质的释放。由此可知,图示神经元的突触传递存在着__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机制,其意义是调节____________的效率。
以下材料选自某同学所做实验的部分记录。
实验名称: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实验步骤
(1)培养固定: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待根长出l cm左右,剪取根尖0.5~1 cm,置于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内,并在冰箱的冷藏室诱导培养36 h。将诱导后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
(2)装片制作: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3)观察: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图像,确认某个细胞染色体发生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实验结论
低温条件下根尖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问题
(1)请将上述内容中错误之处予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低温导致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探究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最适温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洋葱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约为12 h。某同学利用洋葱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得到了如下结果。
细胞周期 |
样本1 |
样本2 |
总数 |
|
间期 |
42 |
43 |
85 |
|
分裂期 |
前期 |
4 |
3 |
7 |
中期 |
1 |
0 |
1 |
|
后期 |
1 |
1 |
2 |
|
末期 |
2 |
3 |
5 |
|
计数细胞的总数 |
100 |
上述样本1和样本2表示________,间期为________h。
(4)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装片时,判断某细胞是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非有丝分裂后期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试管 |
底物和试剂 |
实验条件 |
1 |
1 cm3瘦肉块+4 mL蒸馏水 |
37 ℃水浴;pH=1.5 |
2 |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
37 ℃水浴;pH=8 |
3 |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
① |
4 |
1 cm3瘦肉块+4 mL胃蛋白酶 |
0 ℃水浴;pH=1.5 |
(1)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请为该组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确定。
(4)在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________变量。
(5)用双缩脲试剂检测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溶液呈________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
(1)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________和________。
(2)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3)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提高分解效率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表示受到轻度污染的生态系统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6)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完成该人工湿地碳循环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