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在图中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
A.Cu与稀盐酸 | B.NaHCO3与NaOH溶液 |
C.CaCO3与稀硫酸 | D.NH4HCO3与稀盐酸 |
在Fe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直至溶液中沉淀的量不再改变为止。经过滤、洗涤、干燥、在空气中灼烧,最终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A.Fe2O3、Al2O3 | B.Fe2O3 |
C.Fe (OH)2、Al(OH)3 | D.Fe(OH)3、Al(OH)3 |
将含1 mol Na和1 mol Al的合金加入足量的水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Al无剩余 | B.c(Na+)=c(AlO-2) |
C.生成气体为2 mol | D.c(Na+)=c(Al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B.在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每生成3 mol Cl2转移电子数为6NA |
C.SiO2与烧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
D.Cl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l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只变红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液体中 |
B.NH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
C.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氯化物溶液,只用NaOH溶液不能鉴别开 |
D.标准状况下4.48 L CO2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经充分反应,剩余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是2.24 L |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