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
或小动物
个体
总数
类群

薇甘菊
入侵区
1890
226
123
48
2287
15
群落交
错区
1198
132
99
114
1543
15
本土植
物区
1084
120
143
49
1376
14
数量
总计
4172
478
365
211
5206
1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__。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较大。
(2)薇甘菊入侵后,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________曲线增长,原因是________。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的一系列变化称________。
(4)经研究发现一种叫田野菟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使薇甘菊的覆盖度大幅度下降,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田野菟丝子不会致死其他植物。使用田野菟丝子对付薇甘菊十分奏效。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________性。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DNA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纠正该图的错误:
(2)4的名称叫
(3)DNA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 )

A.1和2之间 B.2和3之间
C.3和4之间 D.5和6之间

(4)DNA复制的原料是
(5)该示意图中含有种核苷酸。

下图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___片段。
(2)过程Ⅰ称为______________,其模板是链_______(填数字)。
(3)过程Ⅱ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__________。
(4)若最后合成的多肽链中共有150个氨基酸,则基因中至少有_________个核苷酸。

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 据图回答:

(1)人类白化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遵循定律。
(2)Ⅱ3的基因型是
(3)Ⅲ8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4)若Ⅲ9和一个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则生一个患病女孩的几率为

下图I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Ⅱ为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I中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I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其对应于图Ⅱ中的_______段。
(3)图Ⅱ中①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某种野生菊花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_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