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
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
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 |
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NO3)2、CaCl2、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仍有白色物质不能溶解;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后,不溶物全部溶解;继续加入BaCl2溶液,没有明显现象。该粉末的可能组成最多有多少种情况()
A.4 | B.5 | C.6 | D.7 |
下列生产设计方案从原料到制取较纯的最终产物,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的少量CO,可点燃除去 |
B.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可通过装氢氧化钠的干燥管 |
C.除去NaCl溶液中的FeCl3,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 |
D.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可加入过量的石灰石后过滤 |
学会分类让我们对同类物质有更清晰的认识, 下表中分类正确的是()
A |
常见干燥剂 |
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浓盐酸 |
B |
常见合金 |
不锈钢、焊锡、生铁、铝合金 |
C |
常见合成材料 |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棉花 |
D |
常见碱 |
烧碱、纯碱、熟石灰、火碱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C.将甲、乙两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既可通过加溶质,也可以通过降温的办法实现 |
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