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安  危
韩非子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
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以动则胜,以静则安。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国家久安。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故号令者,国之舟车也。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故安国之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顺,故后世服。今使人去饥寒,虽贲、育不能行;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不能安。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无有,则轻法。法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
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尽如比干,则上不失,下不亡。不权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尽如比干,故国不得一安。废尧、舜而立桀、纣,则人不得乐所长而忧所短。失所长,则国家无功;守所短,则民不乐生。以无功御不乐生,不可行于齐民。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
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上空虚于国,内不充满于名实,故臣得夺主。杀天子也,而无是非;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诛于无罪,使伛以天性剖背。以诈伪为是,天性为非,小得胜大。
明主坚内,故不外失。失之近而不亡于远者无有。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使殷不遗于朝,则周不敢望秋毫于境。而况敢易位乎?
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临之而法,去之而思。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能立道于往古而垂德于万世者之谓明主。
(《韩非子·说林下》第二十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身于为非爱:喜欢
B.是殷人之尽如比干幸:希望
C.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相称
D.故周之夺殷也,拾于庭遗:丢失的东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使谗谀诈伪为贵使伛天性剖背
B.废自然,虽顺道不立故小痛在体长利在身
C.强勇之所不能行,上不能安尽如比干,上不失,下不亡
D.闻古扁鹊治其病也是幸殷人尽如比干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论证“国不得安”的一组是(  )
① 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   ② 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
③ 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           ④ 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
⑤ 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         ⑥ 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在狂奔的车子上不会产生孔子那样的智者,在倒扣的船只下不会产生伯夷那样的廉者。
B.国君要是不停地去搜刮民众,民众就会说再也没有了,民众要是一无所有了,也就自然会轻视国家的法令。
C.国家的安危在于君主能否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强弱,因此,有时弱国也可以战胜强国,小国也可以战胜大国。
D.尧和当时的国民并没有订立牢靠的盟约,但治国原则能够行得通,所以,成为明君不需要制订什么法令。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5分)
(2) 能立道于往古而垂德于万世者之谓明主。(5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翻译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

次 非 刺 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此非子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①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

宋人 御 马

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而投之鸂水。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鸂水。如此者三。虽造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益与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

澄 子 亡 缁 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褝缁也,以褝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

攫 金 者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
枯 梧 树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阀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