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  )

A.1688年的“光荣革命”
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黄宗羲的真实意图在于()

A.阐明唐灭亡的真实原因 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
C.为清朝统治者献计献策 D.设方镇减少封建郡县的弊端

“凡有识见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绝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之鉴。”孙中山想在中国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是()

A.不愿少数满洲人专权 B.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C.不愿少数富人专利 D.不愿欧美列强统治

李贽因思想“异端”而被明神宗御批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自杀身亡。布鲁诺因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被天主教会宣布为“异教徒”,并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以上史实说明()

A.君主专制统治阻碍社会发展
B.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同样艰难曲折
C.教会势力的强大
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写到:“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指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所说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A.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
B.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到庭作证
D.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有学者指出,当前的世界已经不是“国家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社会”,或者说世界已碎化为所谓的文明集团,并逐渐建立一个全球公民社会。该学者的这一观点主要强调全球化

A.弱化了世界各国国家主权 B.推动多极格局的形成
C.利于世界政治秩序的形成 D.激化了国家之间矛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