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DNA重复序列和结合蛋白组成。研究发现,随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当细胞端粒缩至一定程度时,细胞停止分裂。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RNA是一段模板序列,可指导合成端粒DNA的重复序列。人体内大多数癌细胞都表现出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请分析回答:
(1)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________。其中________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正常分化出的白细胞能够通过变形运动吞噬侵入机体的细菌,白细胞的变形运动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
(2)端粒酶的作用相当于HIV中的________酶。结合端粒酶的作用推测,癌细胞表现出恶性增殖而不衰老死亡的特点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自然菌群,具有抗肿瘤作用。研究人员从双歧杆菌中提取出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检测LT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LTA浓度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此实验中还有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是________。图1结果说明LTA能________,且LTA作用的效果受________的影响。
②选用LTA浓度为40 μg/m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细胞,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如图2所示。综合两个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LTA通过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I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II图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I图 II图
(1)I图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2)II图中________细胞处于I图中的CD段。
(3)II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细胞,甲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II图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含量的变化为。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Ⅰ.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Ⅱ.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
有效措施。
(1) 某池塘中有水草、绿藻、草鱼、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溞、轮虫等浮游动物。请按主要捕食关系,绘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轮虫和水溞的种间关系是
(3)研究池塘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光合速率,对确定鱼的放养种类和密度有参考价值。从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封闭。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24h后,测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若测得某水层初始溶氧量为A mg﹒L-1 , 白瓶溶氧量为 B mg﹒L-1, 黑瓶溶氧量为C mg﹒L-1,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mg﹒L-1﹒d-1
若上午黑白瓶被悬挂于水深25cm处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重含量
(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

研究者发现,小鼠舌头上的某些味觉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该蛋白能和脂肪结合。为研究蛋白C的功能,进行了系列实验。
(1)蛋白C是一种膜蛋白,它在细胞内的上合成,然后在中加工。
(2)试验一:让小鼠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小肠出现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由此推测,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产生兴奋,传到相关中枢,再经过到达消化腺刺激消化腺分泌。
(3)实验二:分别培养实脸一中两种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
与正常小鼠细胞相比,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
(4)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从该种动物的基因文库
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的小鼠为受体,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
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

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体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
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
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是。将
重组质粒显微注射到斑马鱼中,整合到染色体上的G基因后,
使胚胎发出绿色荧光。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亲代M的基因型是(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 DDGG b. DDGg c. DdGG d. Ddgg
(3)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填
“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算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