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α具有最大值 |
| B.只用图1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
|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 |
|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
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尿量减少 |
|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
| C.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
| D.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下图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是效应器,②是感受器 |
| B.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 |
| 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度大于c处 |
| D.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 |
如下图所示,图1为神经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静息时,图1中Ⅰ侧电位为正,Ⅱ侧电位为负 |
| B.图2中E为突触前膜,F为突触后膜,C物质释放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C.K+和Na+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蛋白密切相关 |
| D.图2中D一般为糖蛋白,C与D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
下图表示信息分子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调节实例,A—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选项匹配的是()
| 名称 |
合成场所 |
生理作用 |
|
| A |
神经递质 |
传出神经元 |
引起骨骼肌的收缩 |
| B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下丘脑 |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
| C |
抗利尿激素 |
垂体 |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
| D |
淋巴因子 |
吞噬细胞 |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