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 B.高指标、瞎指挥泛滥 |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
描绘历史变迁和社会沧桑的诗歌其实就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②①④ | D.④①②③ |
右图所示的著作是一份珍贵的国宝级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
A.中华第一神品 | B.天下第一农书 |
C.天下第一巻 | D.金石第一录 |
中国古代按天干地支纪年,如果按这样的纪年方法,2014年是甲午年。
(1)60年一个轮回,回首120年前的那个甲午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同时列强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这次战争让中国的近代化的哪一次探索破产?根本原因是什么?
(2)甲午战后中华民族真正觉醒。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追寻当时各个阶层觉醒之后的救国行动。
(3)1954年也是一个甲午年,这一年在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能够听到的“中国声音”指的是什么?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因为这里有文学家、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社会变动的深刻思考。下列作品中反映二战时期法西斯野蛮暴行的是
A.《战争与和平》 | B.《格尔尼卡》 |
C.《向日葵》 | D.《英雄交响曲》 |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鲜战争 (1950 - 1953年) |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