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取少量溶液滴加Ca(OH)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
确定NaH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
B |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
C |
测定等浓度的HCl、HNO3两溶液的pH |
比较氯、N的非金属性强弱 |
D |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
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醋酸的pH=a,0.01 mol·L-1的醋酸的pH=b,则a+1=b |
B.用200 mL 4 mol·L-1的NaOH溶液将0.6 mol CO2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O2+4OHˉ=CO32ˉ+2HCO3ˉ+H2O |
C.难溶电解质AB2的饱和溶液中,c(A2+)=xmol·L-1, c(B-)="y" mol·L-1,则Ksp值为4xy2 |
D.常温下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等浓度等体积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 |
c(CH3COOH)+c(CH3COOˉ)="0.1" mol·L-1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图a可判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压强增大 |
C.若正反应的ΔH<0,图c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D.由图d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 |
如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锂电池,LiPF6是电解质,SO(CH3)2是溶剂,反应原理是4Li+FeS2=Fe+2Li2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水代替SO(CH3)2做溶剂 | B.电子移动方向是由a极流向b极 |
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D.b极反应式是FeS2+4Li++4e-=Fe+2Li2S |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ΔH =+49.0 kJ/mol
②CH3OH(g)+1/2O2(g)=CO2(g)+2H2(g)ΔH=-192.9 kJ/mol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 |
B.可推知2H2(g)+O2(g)=2H2O(g)ΔH=-483.8 kJ/mol |
C.1 mol CH3OH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9 kJ |
D.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
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 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A属于芳香烃 |
B.有机物A可以和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
C.有机物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
D.1mol 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3mol Na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