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在用酒精喷灯做“铁与水蒸气反应”后,该校高一化学研究性小组同学对得到的黑色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为四氧化三铁。请写出黑色固体溶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乙同学提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的观点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
(3)深红色溶液C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褪去。关于溶液褪色的原因,同学们纷纷猜想:
假设一:氯水有强氧化性,将溶液中的SCN—氧化;
假设二:空气中有还原性物质,将 ;
假设三:氯水有极强的氧化性,将 ;
基于假设一,为验证合理与否,可选用试剂:浓硫酸、1.0mol·L-1HNO3、1.0mol·L-1盐酸、1.0mol·L-1NaOH、0.lmol·L-1FeC13、0.lmol·L-1 CuSO4、20%KSCN、蒸馏水。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 |
|
说明假设一是合理的 |
(4)乙同学用酒精灯加热做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也得到了黑色固体,它不能被磁铁吸引,当加入盐酸溶解该固体时,溶液呈浅绿色,再滴加KSCN溶液不变色。由此她认为生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分,每空1分)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42-、CO32-、SO32-、OH-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
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
② 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 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H2SO4反应生成A
④ D可溶于水,与H2SO4作用时放出的气体E可使溴水褪色。试回答以下问题
推断A~E的化学式:A.;B.;C.;D.;E.。
如下图所示,烧杯中都盛有稀硫酸。
(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中的电极反应:Fe:,Sn:。
(3)中被腐蚀的金属是,其电极反应式为。
比较(1)、(2)、(3)中纯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7分,每空1分)如图所示,已知A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3价,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含氧56.21%,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试用相应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
(1)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
(2)A、B、C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B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大小顺序是.
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 ,B为 ,C为 。(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2)写出A、B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画出此物质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出C和D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写出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编号 |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2 |
0.2 |
pH=a |
乙 |
c |
0.2 |
pH=7 |
丙 |
0.2 |
0.1 |
pH>7 |
丁 |
0.1 |
0.1 |
pH=9 |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 (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________(选填“是”或“否”),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________酸(选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 mol·L-1,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
c(Na+)-c(A-)=________mol·L-1,c(OH-)-c(HA)=________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