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强调: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李克强指出: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运用“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说明政府怎样“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
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 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
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议强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文艺作品的创作往往没有处理好义利关系,出现了以下问题:不尊重历史和事实,出现了“戏说历史”和“乱改传统文化”的现象;一些制作水平低、内容低俗的作品显现在市场上;“闭门造车”,作品脱离国情、照抄照搬外国作品模式和情节等等。
(1)结合材料一,阐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如何解决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宏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有悠久的传统,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为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注入了深刻内涵。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材料二:2015年9月3日,我国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活动。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民族为什么会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015年9月22日至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强调了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和我国采取的措施。
1979年,中美人员往来仅几千人次;2014年,双方430万人次穿梭来往于大洋两岸,中美间每隔17分钟就有一架航班起降。这体现了两国人民在文化、教育、旅游等诸多领域相互了解、互学互鉴的巨大需求,是中美两国不断开拓双边各领域合作的真实写照。中美人文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有力展现出中美关系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共同构成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不断为中美关系注入正能量,带来暖力量。
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美加强人文交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