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节选自林嗣环《口技》)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徐珂《乔山人善琴》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停顿。(每句一处,2分)
⑴俄 而 百 千 人 大 呼。     ⑵山 人 默 然 而 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其一处也    ⑵几欲先  ⑶得异人传授 ⑷酷其声耳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⑴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⑵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摘录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并分别说说其作用。
【甲】                                                                     
【乙】                                                                     
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以是人多以书余 (2) 走送 (3) 礼愈
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矛盾是什么? 他是如何解决的? 20.从选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3)
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拜兖州刺史①,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迁张掖太守②,有威重名。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武威,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究所奏免。
后复征拜谒者④,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④。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⑤之属,一无所受。(《后汉书·李恂传》)
[注释]:①刺史:当时是一个州的监察官。②太守:一个郡的行政长官。③谒者:官名,皇帝的近侍官。④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官名:掌管玉门关以西非汉族地区军政大权。⑤厨(jì毛做成的毡子一类的东西。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3分)。
(I)张掖太守:(2)兵屯武威:
(3)不修礼遗:
请用“/”划分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节奏停顿。(1分)
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
“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的意思是:
请从文中找出李恂不受馈原因的句子.
从李恂不受馈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你对李恂又有什么评价?(4分)

宗泽(节选)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磁州】今河北磁县。④【率】都。 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 ⑥【开德】今河南濮阳,即澶渊。 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⑧【生兵】指生力军。 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 ⑩【薨(hōng)】死亡。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分)
(1)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捷 ( )
(2)泽兵进至卫南,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2)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4分)

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分)
(1)便扶路,处处志之。 ( )
(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往。(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4分)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二处,停顿处用“ / ”隔开。 (2 分)
夫 济 大 事 必 以 人 为 本 今 人 归 吾 吾 何 忍 弃 去!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表卒()(2)遂其众去()
(3)诸葛亮先主攻琮()(4)谓先主曰()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