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宋]苏轼的《梅花》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注】这首诗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请展开想象,简要描述这首诗前两句中的画面。(2 分)
诗中的梅花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它有着怎样的品格?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2 分)
这首诗借梅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泸川纪行①
杜甫
自昔泸川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②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肠③无字谢主人。
【注】①杜甫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从成都乘船东下,路过了泸州,创作《泸川纪行》一诗。泸川即指泸州。②紫色:可解为紫气,即祥瑞之气。③枯肠:一作“枯口”。
(1)本诗开篇写泸州久负盛名,请结合全诗概括“盛名”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赏析“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两句诗。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①(其一)
清·王士禛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蓬泊处雨潇潇。
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其二)
清·王士禛
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注]①西樵、礼吉为王士禛两位兄长的别号。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日暮东塘正落潮”,诗人傍晚泊船东塘,既点明时间和地点,同时也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
B. |
“孤蓬泊处”与“万里送行舟”都写到了客行之船,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书写离别。 |
C. |
“潇潇”与“萧条”,一写夜雨,一写枫叶,都通过描写萧索之景来抒发感怀,寄情深远。 |
D. |
两首诗都写到寒山寺的钟声,诗人夜半难眠,钟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又更添夜的清寒。 |
(2)这两首诗寄寓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诗句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的人生态度最为接近的是哪一项?()
A.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B.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C.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D. |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2)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里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这个古老的风俗在本诗颈联有所体现,请描绘这一联的画面。
【诗歌赏析】
万山潭作
[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①,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②歌还。
【注释】①解佩:神话故事。郑交甫游万山,巧遇神女,心生爱慕,并向神女索取佩戴饰物,神女解佩赠之,一霎时,神女和佩物均不见,交甫怅然久之。②棹:船桨。
(1)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垂钓坐磐石”一个“坐”字显安闲。潭水清澈又与闲适的心情相契合,第一联写出了诗人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 |
B. |
“鱼行潭树下”看似不可解,实则妙趣横生。细细玩味,就会发现此句直接描写出了树的倒影在潭水中的荡漾美。 |
C. |
第三联化用典故,运用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神秘的迷人风采,也拨动了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
D. |
全诗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化入闲淡之中,有垂钓之乐、赏景之乐、悠然神往之乐,还有月下放歌之乐。 |
(2)请自选角度,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颔联。
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的开头,作者回顾身世,意在暗示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
B. |
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
C. |
颈联“惶恐”“零丁”反复出现,渲染作战环境的险恶。 |
D. |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 |
(2)请说说尾联运用的抒情方式及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