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初不甚(        )          ②可二百里  (      )
不过数升(      )          ④帝称善      (      )
(2)选出与“不幸相继以死”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策之不以其道 B.能以径寸之木 C.跪而拾之以归 D.是以谓之文也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然 非 精 洁 则 不 受
翻译下列句子。
(1)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篇选文和韩愈写的《马说》都在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必须“一食或尽粟一石”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则具有“         ”、“                ”的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这两篇文章,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甲乙文言选段,完成后边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蕖:荷花。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 清涟而不妖() (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4分 )
(1)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每借于藏书之家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 ③录毕,送之
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门人弟子填室或遇叱咄   B.弗怠从乡先达执经叩问
C.邻舍有烛不逮以书映光读之 D.衡穿壁引其光衡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甲、乙两个文段的主人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谈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野有麦场
② 其一坐于前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久 ,目似瞑 B.与厅室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又数刀毙之 鄙有二僧
C.吾欲南海,何如? D.恐前后受

送杜少府任蜀州屠自后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善呼者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 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 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 (《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 ②汜:河岸。
解释加点的词。(2 分)
(1)有客褐带索而见曰()(2)公孙龙谓弟子曰()
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2 分) 与之弟子籍。

A.和他的弟子一起登记。 B.给他弟子的身份。 C.和他弟子籍贯相同。 D.给他弟子的书籍。

请对“公孙龙”(或“善呼者”)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4 分)

阅读《孙权劝学》,根据要求作答。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涉猎(应当) B.往事耳(了解) C.自以为大有所(好处) D.非吴下阿蒙(收复)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