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对家里月饼包装中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对固体的成分产生了兴趣。
于是和同学一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
固体中一定含有 和氢氧化钙.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 。 |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
[交流与反思]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 。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①。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②溶液,并不断振荡。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
(2)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③, |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④变质(填“部分”或“全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加入适量的⑤;
(2)借助于⑥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下图所示是Ca(OH)2的部分性质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A中的实验现象是;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这三个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静置,观察到上层溶液为无色,底部有白色沉淀。取少量上层溶液与足量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综合分析可知: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和①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②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 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①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实验Ⅱ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小组中的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Ⅰ和Ⅲ可比较出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③乙和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原因
是;
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右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他们的实验:X是金属______,Y是__________溶液(写出化学式)。
某班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同学们先按图1的方式实验,将盐酸加到碳酸钠粉末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中,大家进行了两次称量,有四个小组得到下列数据,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填序号)。
A |
B |
C |
D |
|
盐酸加入 粉末前称量/ | 85.3 |
82.8 |
84.8 |
86.5 |
盐酸加入 粉末后称量/ | 85.3 |
80.6 |
83.2 |
87.8 |
(2)同学们又按照图2的方式实验,当天平平衡后,挤压胶头滴管逐滴滴人盐酸,最终天平的状态是(填序号)。
A.左盘高 B.右盘高 C.保持平衡
该实验中通过化学反应新生成了的物质有(填序号)。
A.
B.
C.
D.
以下是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需要计算粗盐的产率)实验活动中的部分操作。
(1)仪器
的名称是。
(2)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填序号)。
(3)
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氯化钠。如果
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就应该。
操作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