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近代中国商办企业在第二时期获得迅速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年代 |
商办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
第一时期 1892~1894 |
53 |
4687 |
9.6% |
第二时期 1895~1913 |
463 |
90810 |
41% |
A.实业救国的推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刺激 D.晚清政府经济政策调整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 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
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 | B.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
C.封建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 D.经济出现停滞和倒退 |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 )
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 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 |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 D.存天理,灭人欲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
A.兵广粮足 | 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
C.仁义为重 | D.诚信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