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
①城镇商业繁荣 ②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货币作用越来越大 ⑤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 ⑥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 A.①②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④⑤⑥ | D.③④⑤⑥ |
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先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
|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
|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
| 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
金冲及教授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
|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
|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例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
| 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
| 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 |
|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