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以下表格反映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GD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增长率
1968—1972
4.3%
3.2%
4.8%
1973—1975
2.4%
5.3%
9.4%

A.体现滞胀特征 B.国家干预经济
C.经济“大萧条” D.经济增长缓慢

厉以宁说:" 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D.士曾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

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24至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旧军阀
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未发生本质性变化
C.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
D.以国共合作开始以“清党”“分共”告终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