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下列能正确反映作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
| A.英国的殖民侵略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 B.中国控制茶叶的出口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
| C.英国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制度 | D.因中英经济贸易上的利益冲突所致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B.开创皇帝制度 |
|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
| A.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产生 |
| B.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
| 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
|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
|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 )
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现象中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 ( )
①“问鼎中原”
②“烽火戏诸侯”
③鲁国大夫季氏违背礼制,公然“八佾舞于庭”
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 C.①②③ | D.⑧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