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下列能正确反映作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

A.英国的殖民侵略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B.中国控制茶叶的出口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C.英国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制度 D.因中英经济贸易上的利益冲突所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业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请问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据下列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下表反映了1937-1945年我国部分省份企业情况,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B.主要由爱国人士为抗击侵略自发创建
C.目的是使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平衡 D.是敌后战场的经济支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