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7N9型禽流感病毒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该病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达多持续在39℃以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患者出现发热时体温调节失衡造成的,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患者服药后大量出汗而使尿量减少,参与此过程调节的激素是________,其作用的靶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2)病毒进入人体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如下图)。其中___(细胞器 )直接参与了水解过程,吞噬细胞将抗原肽一MHCII复合物暴露到细胞表面并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____,进而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由此可推知MHCII的化学本质应为_____
(3)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科研人员采用聚合酶式反应(PCR)技术结合荧光探针技术,可
对禽流感H7N9特异性核酸片段进行PCR检测。检测PCR产物用到的荧光探针指的是______。
II、“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露水滴落,减轻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使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①生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
(2)“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在当地已经构成了生态入侵,它与美国的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的关系,导致入侵地____锐减。
(3)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的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和____。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调节。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内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产生较多的中间代谢产物,用作蛋白质和DNA合成的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原癌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_______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是__ ____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________的主要介质。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A点与B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________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_______减少。
下面左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抗体;右图是该细胞在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与此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一定不含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能量,提供能量的场所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该细胞在抗体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由此可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请再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在上面右图中根据“抗体分泌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画出抗体分泌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
下图图1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图2表示在密闭温室中一天的时间内CO2浓度的变化。
(1)图1中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为, S2-S1表示,其最大值对应图2中的点。
(2)图1中,若土壤中缺Mg,则B点向移,D点移。
(3)图1中,适当升高温度,则C点向移。C点时,叶绿体内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到。
(4)图2中,B点时,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以及物质运输与膜的关系,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a、b、c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回答:([ ]填图中字母,横线填相关内容)
(1)把结构中的B在空气——水的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发现展开的面积大约是原结构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说明B在结构中的分布状态是。
(2)在低温下,B排列整齐。但温度上升后,会出现排列不整齐的现象,其厚度也会减小,这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性。
(3)在物质通过该结构时,C起着作用,使生物膜具有性。
(4)若这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 ] ________。
(5)若这是人体小肠上皮细胞膜,葡萄糖通过该膜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