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
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 |
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 |
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 |
(2008年黄冈模拟)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水解后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 | B.18 | C.5 | D.17 |
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 )
A.m-n+z | B.m-n-z | C.m-z+n | D.m+z+n |
下图为人体的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 )
|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 |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R—C—COOH NH2 |
C.B是人的遗传物质 | |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
(2007年江苏生物,19)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