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装置省略)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装置。先给钠预热,当钠熔化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观察到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
D.根据管右端棉花球的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 |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
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
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减小 |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
下列烷烃的分子式可以表示3种不同结构的是
A.C5H12 | B.C4H10 | C.C3H8 | D.C2H6 |
1 mo1X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 LCO2(标准状况),则X的分子式是
A.C5H10O4 | B.C4H8O4 | C.C3H6O4 | D.C2H2O4 |
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2H5OH | B.CH4 | C.C2H4O | D.C3H8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