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错误的是( )
选项 |
化学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
评价 |
A |
将铜屑加入含Fe3+的溶液中:2Fe3+ +Cu=2Fe2++Cu2+ |
正确 |
B |
Na2O2与H2O反应:Na2O2+ H2O=2Na++2OH-+O2↑ |
错误,氧元素不守恒 |
C |
NaOH溶液与氧化铝反应:Al2O3+ 2OH-=2AlO2-+H2O |
错误,产物应该是Al(OH)3 |
D |
向Fe(OH)2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Fe(OH)2+2H+=Fe2++2H2O |
错误,HNO3能氧化Fe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两倍的元素共有3种 |
B.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比较:S2->Cl->Na+>Mg2+>Al3+ |
C.日本核电站释放出的131I、132I和133I属于同素异形体 |
D.相同条件下,测定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可比较C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
B.通过上图所示的不同途径,可建立相同的平衡,但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可能不相等 |
C.C(石墨,s)=C(金刚石,s) △H> 0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增大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可制得O2,产生2.24L(标况)O2,转移0.4NA个电子 |
B.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和A12O3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
C.在氯化铵水溶液中,既存在水解平衡,又存在电离平衡 |
D.O2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O3属于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属于物理变化 |
700℃时,向容枳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 (H2)=0.4/t1 mol·L-1·min-1 |
B.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1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 |
C.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H2O,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减小 |
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下列表格中的图示内容符合要求的是